在创业周期形势分析基础上,结合仿真系统给出的创业情景设定,依据创业周期创业企业构建决策表单内容,即可作出相应的构建决策。下
面以第1企业为例,就创业企业营销构建决策、生产构建决策、采购构建决策、研发构建决策、财务构建决策等原理及过程作出叙述。系统
给出的决策表单形式如图 3-3所示。

图3-3 创业周期创业企业决策表单
以销定产是现代企业经营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营销构建决策是现代企业创业生产构建决策、采购构建决策、研发构建决策、财务构建决策
等一系列决策过程的先导。在充分分析了创业周期形势后,即可先行进行营销构建决策。由构建决策表单销售模块可知,其主要内容应包含
有:创业周期的一般市场产品(E型产品)销售价格决策、广告费用投入决策、销售人员聘用数量决策、市场和生产研究报告购买与否决策
及附加市场I招标产品(E型产品)投标价格决策和附加市场II特殊产品(B或I型产品)生产数量决策等。
产品销售价格决策需要考虑主要因素为产品市场容量(产品市场需求)、主要竞争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本企业产品生产条件及其成本等。由
图3-1可知,创业周期各企业市场容量平均为 2500 万元, 为获取更多的销售收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可将期望销售收入定位在平均市
场容量的 120%,即 3000万元;由于尚处于创业周期,竞争创业企业的经营战略、营销策略、生产经营条件及其产品成本尚无数据可供分
析,可假定为与本企业有着类似情况;产品生产成本主要由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及销售、研发、管理等费用分摊组成,下面将结合创业情景
设定给出的基本条件,就一般市场产品(E型)的生产成本进行概要的测算。
由创业情景设定可知,由于生产一台E型产品需要一个单位的原材料、一个单位的附件,而原材料和附件的价格由其历史平均水平可知,在
不考虑批量价格折扣时分别为 100 元/单位和 200 元/单位,辅助材料费为 30元/台,又由于创业周期形势报告中给出的是原材料的
价格上涨 10%、附件的价格下降 5%,故有:
E型产品直接材料成本=100×(1+10%)+200×(1-5%)+30=330(元/台)
由创业情景设定可知,一名生产人员一个经营周期可生产250台E型产品, 而每个生产人员的周期工资加福利费用由创业周期市场形势分析
可知为 5.4 万元,又由于创业周期形势报告给出的是:人员费用上涨 5%,即每个生产人员的周期费用为5.4x(1+5%)=5.67万元 ,折
算到每台E型产品上后,则有直接加工成本为:
E型产品直接加工成本=56700/250=226.8(元/台)
由创业情景设定可知,一条生产线一个周期的设计生产能力为 6500 单位,实际生产能力与投入的维修保养费用有关。维修保养费用必须在
每一周期重新投入。维修保养费用投入与其系数间关系如图3-4所示。

图3-4 维修保养费用投入与维修保养系数间的关系
由图3-4可知,当费用投入 10万元时,对应的维修保养系数为0.9,则一条生产线一个经营周期实际生产能力即为6500x0.9=5850
个单位。一个生产线的能力单位可生产一台E型产品。而由创业情景设定可知,一条生产线的投资价格为400万元,折旧期为 10个周期,折旧
方式为线性,由此,一条生产线的周期折旧费用即为40万元,折算到一条生产线每个经营周期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为5850台,则有:
E型产品生产线折旧费=400000/5850≈68(元/台)
此外,形成产品生产成本的还有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主要有广告投入费用、销售人员聘用费用、市场和生产研究报告
费用。设广告投入费用、销售人员聘用费用各占销售收入 7%,则有:
创业周期广告投入费用=3000×7%=210(万元)
创业周期销售人员费用=3000×7%=210(万元)
由创业情景设定可知,如选择购买市场和生产研究报告,需支付费用20万元,如设创业周期购买,则有:
创业周期销售费用合计=210+210+20=440(万元)
研发费用主要有研发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社会福利费用和其他产品质量改进投入费用。其中,研发人员在后续周期中可以增加聘用,也可
以辞退聘用。设创业周期这些费用合计也占销售收入的 7%,由此有:
创业周期产品研发费用=3000×7%=210(万元)
管理费用主要有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社会福利费用和各个管理部门形成的固定费用,具体地,采购部门含有人员 5 名, 历史平均工资水
平为 5 万元,创业周期上涨 5%,则创业周期采购部门人员费用总额为:
3万元×(1+5%)×(1+80%)×5=28.35(万元)
由创业情景设定可知,销售、生产、研发、仓库、人事、财务及管理部门含有人员合计为25名,其历史平均工资水平为3.5万元,创业周期
上涨5%,则创业周期其他管理部门的人员工资、社会福利费用总额为:
3.5万元×(1+5%)×(1+80%)×25=165.375(万元)
由创业情景设定可知, 创业企业各管理部门各经营周期还将产生的固定费用分别为: 采购部门 15万元、 生产部门 30万元、 研发部门 5万
元、管理部门 100 万元,创业企业形成的固定费用合计为 150 万元。 由此,创业周期创业企业除材料直接费用和人员直接费用外,各管理
部门形成的含人员工资费用、福利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合计数,累计为:
创业周期管理费用合计=28.35+165.375+150=343.725(万元)
至此,已经测算出了生产单位E型产品的直接成本、分摊到的生产线折旧费用、各管理部门的人员费用及固定费用等。显然,这一测算还是
较为粗略的,有些费用尚未纳入, 例如:在附加市场II上销售大批量订购产品,将会发生固定的销售人员费用 1万元;产品生产也会产生一
定的次品返修费用等,但这些费用数额不会太大;其次,有些费用在创业企业规模未定之前,无法测算,例如,生产线投资数未定之前,生
产厂房数量也就无法确定,进入产品成本的厂房折旧费用也就无法测算;生产人员数量未定之前,人员招聘费用也就无法测算等。所以,还
需在以销定产的理念下,初步确定创业企业规模,并作出进一步测算。
由于创业周期创业企业可供使用资金总计为 2500 万元,其中已经含有 600 万元的长期贷款。 又由创业情景设定可知, 建造厂房需一次性
投资 400万元,投资一条生产线需一次性投资 400万元,而一座厂房最多可以容纳 四 条生产线。由此,如是建造一座厂房,并一次性投资
四 条生产线,则总投资额需为 2000 万元;如是建造一座厂房并一次性投资 五 条生产线,则总投资额需为 2400 万元,所剩资金已经不足
以再行订购材料、聘用人员、支付工资及社会福利费用等,需向银行再行贷款。较大的创业企业规模,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到的间接费
用和期间费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但较大创业企业规模又会增加贷款数额,增加企业经营利息负担。因此,是一次性投
资 四 条生产线? 五 条生产线?还是更多生产线?由创业企业自行决策。 须注意的是,创业周期一次投资生产线如是多于 五 条,则需建造
厂房两座以上。设创业周期投资生产线 五条,建造厂房一座,每一周期将有 20 万元厂房折旧费用进入产品成本。
由图3-4可知,当维修保养费用投入10万元,维修保养系数为 0.9时,一条生产线的能力一个经营周期可生产5850台E型产品,又由创业构
建情景设定可知,一名生产人员的能力一个经营周期可生产250台E型产品。当确定生产线投资为 五条时,则可根据生产线可以生产的产品
数,再折算出生产人员需求数,即:
创业周期应聘生产人员数=5850×5/250=117(名)
由创业情景设定可知,每招聘一名生产人员将形成招聘费用为 1 万元,则生产人员招聘费用合计为 117万元。由上述已经计算得:销售费用
440 万元、研发费用 210万元、管理费用 343,725 万元、生产厂房折旧费用 20万元及生产人员招聘费用117万元,累加后即可得创业周期
除生产线折旧外的主要间接费用合计为:
创业周期间接费用合计=440+210+343.725+20+117=1130.725(万元)
由于已确定投资生产线为五条,周期E型产品生产量 5850x5=29250台,由其承担间接费用分摊,则:
单位E型产品间接费用分摊额=11307250元÷29250≈386.57(元/台)
由上述已经计算得:单位E型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 330(元/台)、直接加工成本 226.8 (元/台)、生产线折旧费用 68(元/台),加创业周期
主要间接费用分摊 386.57 (元/台),即可计算出E型的生产成本,即有:
单位E型产品生产成本=330+226.8+68+386.57=1011.37(元/台)
由此可见,即使忽略了特殊产品销售所发生的固定销售人员费用 1 万元等部分间接费用后,E型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已达 1011.37 元, 如
欲获得 10%的利润额,则E型产品在一般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即可决策为:
一般市场E型产品销售价格= 1011.37x(1+10%)≈1112(元/台)
前述已设广告费用投入和销售人员费用投入各为期望销售收入的 7%,即各为 210 万元,进而可折算出:
创业周期应聘销售人员数=2100000/[35000×(1+5%)]≈57(名)
为更好地分析市场及竞争企业所制定的经营战略及营销策略,已确定购买市场和生产研究报告;市场招标产品为E型产品,已测算出其生产
成本为1011.37元,为能中标将其期望利润确定为生产成本的5%,则:
附加市场I的E型产品投标价格=1011.37x(1+5)%≈1061(元/台)
由创业周期(第 1 周期)市场周期形势报告可知, 创业周期附加市场II大批量订购的特殊产品为B型产品,订购批量为5000台,每台订价
为950元,由于其生产不需要附件,成本较低,故可确定为全部予以生产。由此,营销决策的数据已经全部拟定,可将其填入创业周期决策
数据输入表单的销售模块, 如图3-5所示:

图3-5 创业周期决策数据输入表单之销售模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阐述的营销构建决策及相关产品生产成本测算过程,主要的还是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实际进行创业周期创
业企业营销构建决策时,需要考虑更为详尽的过程。一是动态变化因素需充分考虑,例如:原材料与附件的价格,除与创业周期市场形势报
告给出的涨降变动幅度相关外,还与每次订购的批量大小及其批量价格折扣有关;二是决策过程往往需反复进行,例如:在确定出产品销售价
格后,即可进一步确定出期望销售收入下的产品销售量,但这与仅按生产线能力折算出的产品生产量并不一致,依据以销定产的原则,必须
对原有生产能力及所需材料数量等作出调整,进而会影响到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需再对销售价格作出相应的调整等。上述原则贯穿整个创业
企业构建决策过程,后续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