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优化决策


物料采购总成本主要由购买价格费用、订货费用和存储费用等三部分组成,由于在情景设定中已经确定,原材料和附件的采购不存在订货费
用,且各企业有足够的场地存放物料用而不形成额外的费用,故而,物料存储仅有占用资金而形成的利息费用,其总费用应由购买价格费用
和存储费用两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

C i =单价x(订货批量-需求量)x贷款利率+单价x需求量x1/2x贷款利率+单价x需求量

式中,
"单价x(订货批量-需求量)x贷款利率" 表示为在当前周期购买、 但并未使用部分物料占用资金所形成的利息费用;
"单价x[(订货批量-需求量)/2]x贷款利率"表示当前周期购买、当前周期使用物料占用资金所形成的利息费用;
"单价x需求量"则表示为当前周期使用部分物料的实际购买价格费用。根据生产构建决策已知,E型产品的决策生产数量为30216台,每台需要原材料 1 个单位,需要附件 1个单位;B型产品生产决策数量为 5000台,每台需要原材料 1个单位,但不需要附件。因而有:


原材料需要量 = E型产品需要量+B型产品需要量= 30216+5000 = 35216(单位)
附件的需要量 = E型产品需要量+B型产品需要量= 30216+0 = 30216(单位)

由第1周期形势报告知,原材料价格上涨,涨幅为10%;附件价格下降,降幅为5%,结合情景设定中原材料以及附件采购不同批量时的价格
折扣,折算出相应批量的单价,再将其代入总费用公式中进行计算。其中,贷款利率取10%,为中期贷款利率 9%11%中间值。由此,对
应不同采购批量的原材料购买单价为:

当订购批量为35216单位时,单价=90×(1+10%)=99(元)
当订购批量为45001单位时,单价=70×(1+10%)=77(元)
当订购批量为70001单位时,单价=60×(1+10%)=66(元)

代入到进入周期产品成本的原材料总费用公式中进行计算,不同订购批量下的计算过程及相应结果如下:

C1(35216)=99×(35216-35216)×0.1+99×35216/2×0.1+99×35216 = 3660703.2 (元)
C2(45001)=77×(45001-35216)×0.1+77×35216/2×0.1+77×35216 = 2922558.1 (元)
C3(70001)=66×(70001-35216)×0.1+66×35216/2×0.1+66×35216 = 2670049.8 (元)

比较不同原材料订购批量的总费用可知,当原材料订购批量为70001单位时,对应的原材料总费用最小,所 以原材料订购批量应取70001
位。同理,附件价格下降了5%,对应于不同采购批量的附件购买单价为:

当订购批量为30216单位时,单价=170×(1-5%)=161.5(元)
当订购批量为45001单位时,单价=150×(1-5%)=142.5(元)
当订购批量为70001单位时,单价=140×(1-5%)=133.0(元)

代入到进入周期产品成本的附件总费用公式中进行计算,则不同订购批量下的计算过程及相应结果如下:

C1(35216)=161.5×(35216-30216)×0.1+161.5×30216/2×0.1+161.5×30216=5123878.20 (元)
C2(45001)=142.5×(45001-30216)×0.1+142.5×30216/2×0.1+142.5×30216=4731755.25 (元)
C3(70001)=133.0×(70001-30216)×0.1+133.0×30216/2×0.1+133.0×30216=4748804.90 (元)

比较不同附件订购批量总费用可知,当订购批量为45001时总费用最小,所以其订购批量应取45001单位。

同样,这里已经引进了批量价格折扣模型作为了优化决策的方法,这一方法可延用于之后的各个经营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