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创业决策仿真系统,拟定经营周期决策方案,无论是在方案调整过程中进行的周期仿真预算,还是在方案确定后进行的周期竞争计算,系
统均会给出一系列的结果报表,可供学生(创业企业)用于分析所作决策方案正确与否之用,并为下一周期的决策提供依据。在各个不同的版
本中,点击主菜单,即椭圆环中的编号5,即可查看本周期一定创业决策方案下的经营成果数据;而在各个不同的版本中,决策方案预算触发
按钮分别设在不同的部位,但无论是在何部位,预算后均可查看本周期一定决策方案下企业经营成果预算报告,其形式与竞争计算下的企业报
告主菜单形式类同。竞争计算下的企业报告主菜单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报告主菜单
企业报告中含有系统的、详尽的一定周期决策方案下的企业经营决策数据、中间数据和成果数据,点击主
菜单中的各个项目报告按钮,即可逐一地查看相关内容数据报告,各报告具体内容如图2至图13所示。

图2 市场生产数据报告

图3 产品成本类型核算报告

图4 成本发生部门核算报告

图5 成本承担单元核算报告

图6 利润和亏损核算报告

图7 税后利润核算报告

图8 利润分配核算报告

图9 财务核算报告

图10 资产负债核算报告

图11 经营决策评价总表—理论市场占有率报告

图12 经营决策评价总表—实际市场占有率报告
结合上述创业企业一定经营决策方案下的竞争结果报告内容,将从市场生产、成本发生、经营状况及竞争对手等方面对决策方案成果进行概要分析及调整说明,更为详尽的分析方法及过程请参见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配套教材《现代企业决策与仿真》及教育部视频公开课"现代企业决策与仿真"。
1、营销决策分析
由图2第一企业市场生产数据报告中的仓库报告Ⅱ:一般产品(E型产品)的期末库存可知,E型产品的库存量已经为0。同时,又由图11经
营决策评价总表—理论市场占有率报告中第1周期的理论市场占有率与图12经营决策评价总表—实际市场占有率报告中第1周期的实际市场占
有率比较可知,第一企业在该周期的实际市场占有率 4.4%,远低于理论市场占有率 5.6%,这说明E型产品由于供不应求,出现了较大的销售
损失。这是因为第一企业的销售价格已经低于了竞争企业,非价格促销手段强度又均高于了竞争企业,在已经具有较大销售量效应的同时,又
引起需求曲线外移所致。而与此同时,企业产品生产数量又受制于生产设备能力或是生产人员能力的约束,无足法满销售需求,所以,才会导
致这一结果。因而,在不再考虑进一步扩大产能的情况下,应进一步调整营销决策方案:或是再度提高单位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在降低产品销
售量的同时,提高单位产品销售利润;或是降低非价格促销手段运用费用投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生产决策分析
由图2中的生产报告Ⅰ和生产报告Ⅱ可知,企业决策的生产规模已有所扩大,这会将相对稳定的间接费用和固定费用,如材料间接费用、加工
间接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分摊到更多的产品数量上,可以有效地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一般而言,生产部
门使用机器人比使用生产人员更为经济,第一企业本周期共购买了23个机器人,一个机器人代替一名生产人员;与此同时,生产线的负载率已
为 100%,但生产人员的负载率仅为 94%,这表明,生产线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 但人员的能力却有过剩, 人员能力的精确调整,应该
还会有进一步降低产品加工成本的空间。另外,由图2可以看出,本周期第一企业E型产品单位制造成本为613.45元/台,显然,E型产品单
位制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必将有效地提高其在一般市场上的竞争力。
3、采购决策分析
由图2中的仓库报告Ⅰ和仓库报告 Ш 可知, 由于原材料和附件的一次性订购批量都较大,单位材料价格就较低,其中,原材料的价格由原应
有的 110元/单位降为了 66元/单位, 附件的价格由原应有的 190元/单位降为了 142.5 元/单位。由此,大幅度地降低了单位产品材料成
本,进而也成为降低E型产品单位制造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然,材料的一次性订购批量较大,也会加大资金压力,增加贷款数量,进而加
大利息负担。但适中的材料订购批量,增加的贷款数量将是有限的,形成的利息负担与因较大批量订购而形成的材料单价下降幅度相比,将是
微不足道的。所以,在企业贷款压力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应一次性订购较大的原材料和附件批量为好。
4、产品成本分析
由图3的产品成本类型核算、图4中的成本发生部门核算和图5中的成本承担单元核算可知,在此决策方案下企业的经营成本总额为 2629万
元,企业销售收入总额 3232万元,企业销售利润总额 602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 其中,E型产品生产成本为 2308万元,生产数量
为 24750台,折算后可得单位产品成本约为 932.5元,单位产品利润为181.5元;B型产品生产成本为321万元,生产数量为5000台,折算可
得单位产品成本为 642元,单位产品利润为 264元。 由此可见,B型产品虽然用户给定的定价较低, 但其生产成本也较低,在企业生产能力
较充裕情况下,可尽可能多地予以生产。上述分析为掌握产品成本结构,调整产品价格决策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5、其它经营分析
除此之外,由图5、图6、图7、图8和图9等企业报告还可知, 创业周期第一企业决策的中期贷款额为 2000万元,然而,截止周期竞争计
算结束,图9的财务报告显示期末现金尚余有 800余万元,显然,中期贷款数额太大,多贷了近 800万元,将会产生不必要的利息费用。且在
上述的营销分析中已经表明,由于价格较低,理论市场占有率大于了实际市场占有率,出现了销售损失,在不扩大产能的情况下,可通过提高
产品销售价格予以调整,由此会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将导致中期贷款数额愈显过多,因此,可较大幅度地减少中期贷款,等。这里不再赘述。
6、方案全面调整
上述分析过程,也可在正式进行竞争计算前,即可运用仿真系统预算功能模块(主持人未关闭的话)进行,分析原理相同。依据上述的内容分
析,可进而全面调整原有决策方案。例如,或是逐步提高E型产品在一般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或是逐步降低广告、销售人员聘用和产品质量改
进等非价格促销费用投入等;在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的同时,减少中期贷款数额等。这里,在决策方案全面调整中,同时采用逐步提高产品销售
价格和降低非价格促销费用投入的策略,进而,可在竞争计算前运用决策方案全面预算功能模块,进行反复的预算和调整,通过再预算,再调
整,直至获得满意的决策方案时为止。假设第一企业通过逐步调整将E型产品在一般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提高到了 1158元/台, 广告费用投入减少
到了 150万元,销售人员聘用减少到了50名,其它产品改进费用投入减少到了 50 万元,生产人员招聘减少到了 94人,中期
贷款减少到了 1080 万元。调整后的决策方案如图14所示。

图14 调整后的决策方案
7、方案调整效益
对全面调整完成的决策方案进行竞争计算,计算后系统给出的主要变化结果数据报告如图15至图17所示。

图15 调整后的市场生产数据报告

图16 调整后的成本承担单元核算报告

图17 调整后的财务核算报告
由图 15可知,由于提高了价格,第一企业创业周期在一般市场上E型产品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收入由原来的 2757万元提高到了2866
万元,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由原来的3232万元提高到了3341万元,生产人员负载率也达到了100%;同样,由图16可知,企业经营成本总额由
原来的 2519万元下降到了2408万元。其中,E型产品成本总额由原来的2629万元下降到了2477万元,单位产品成本由原来的941元下降到
了 879.59元;销售利润总额从 602万元上升到了863万元,其中,E型产品利润由原来的 448万元上升到了 689万元,单位销售利润由原来
的 194元上升到了 278.38元;由图 17 还可知,虽然中期贷款从 2000万元大幅度地降低到了 1080万元,还是消除了透支贷款,较大幅度地
减轻了下周期贷款偿还及支付利息的压力。 由此可见,全面调整后的企业决策方案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